由于工作的關(guān)系,得以接觸近八年來的高考情況,也能看到一些具體的答題情況,看過后方才知道,吾國考生實乃世界第一聰明搞笑專家也,余謂不信,且聽我道來:
題:某年度語文試卷:身無彩鳳雙飛翼的后一句是什么:
答:落毛的鳳凰不如雞。
經(jīng)典,此一答緊扣題目,彩鳳之無翼和落毛之鳳凰,一雅一俗,后之不如雞一句,講透了道理,實有點睛之奇效。
題:某年度語文試卷:有朋自遠方來,下一句為何?
答:尚能飯否?
絕妙,有朋自遠方來,為何?歸根到底,為混一飯耳,問其尚能飯否,使其居進退兩難之地,若答能,則混飯之心昭然,若答不能,又不實事求是,此一答或陷人于不義,或陷人于不真,實乃絕妙之詞。
題:某年度歷史試卷:抗戰(zhàn)期間我黨的三大政策是什么?
答:溶共,限共,反共。
昏倒,此考生居然還知道我黨是共產(chǎn)黨,實屬不易。
題:某年度高考作文:七十年前的今天。
答一:七十年前的今天,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過長江····
答二:七十年前的今天,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陜北·····
答三:七十年前的今天,中國人民志愿軍雄糾糾,氣昂昂跨過鴨綠江····
題:某年度歷史試卷:簡述李鴻章其人其事。
答一:李鴻章率我軍在甲午海戰(zhàn)中一舉擊潰日本帝國主義;
答二:李鴻章率我奧運會代表團奪取了我國奧運歷史上的第一枚金牌;
答三:李鴻章率領(lǐng)俄羅斯農(nóng)民發(fā)起了俄羅斯歷史上大的農(nóng)民起義(昏倒);
李中堂當可含笑九泉。
題:某年政治試卷:某年日月,德國領(lǐng)導人何人訪問了我國?
答一:希特勒;
答二:馬克思;
嗚呼,德國人在中國以此二人為有名乎。
題:某年政治試卷:資本家采用那些方式達到對工人進行剝削的目的?
答:增加工人工資,減少勞動時間,提高福利待遇。
看問題這么清楚的人全國的教授里也沒幾個。
題:某年歷史試題:我黨抗日救國十大綱領(lǐng)的核心是什么?
答:攘外必先安內(nèi)。
·······
題:某年度語文試題:小說《紅巖》的作者是?
答一:江姐。
答二:中美合作所集體創(chuàng)作
第二位學生的想象力實在非一般人可比,此所謂天才。
題:某年歷史試卷:滿清政府派出五大臣到歐美考察是那一年?
某學生答:改革開放的那一年。
該生緊跟潮流的思想可嘉。
題:某年歷史試卷:抗戰(zhàn)期間解放區(qū)實行減租減息的意義是什么?
答:反腐倡廉。
當然是在搞笑,但不是故意搞笑,這是真實的人間喜劇。我欣賞的是那個回答《紅巖》是中美合作所集體創(chuàng)造的學生,當年德軍血腥屠殺格尼爾卡小城,畢加索用悲憤的畫筆揭露了
巴門尼德處世秘籍之四十二---斯密對長久以來遭到貶低的自利概念進行了部分辯護血淋林的現(xiàn)實,德軍長官問:這是你的作品?畢加索回答:不,這是你們的杰作。
唉,十幾年前的事了,想不起來了。當時經(jīng)常被歷史老師抓去幫他改試卷,改的也是同學的卷子。笑得肚子疼,真不明白一個老師教出來的學生會有這么大的差別,一些看起來呆呆的同學卻有驚人的想象力。
我記得一個化學試卷的笑話,描述實驗現(xiàn)象,有同學寫“黑色火焰”。